首页

求女王调整教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6 06:28:54 作者:文化强国建设谱写时代华章 浏览量:79616

  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3天时间里,总书记先后赴物流园区、城市社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3个地方调研,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

  重庆考察期间,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时政新闻眼》摘取具有代表性的6句话,为你解读其中意蕴。

视频: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来源:央视网

 

  01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庆之行的第一站。这里是中欧班列始发地,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

  在考察中,总书记要求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支点”“枢纽”的定位,得益于重庆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揭示了物流对于重庆乃至西部的重要意义。

  今年2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这次赴重庆实地考察,总书记再次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

  调研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书记指出,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面对物流园区的货车司机、列车司机等工作人员,总书记说,大家在物流一线,也是在对外开放一线,“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推动西部大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物流很重要。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两个月时间里,总书记在重要会议上和考察途中,两次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既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又彰显了物流的重要价值。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同时要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以“筋络”之活促“身体”之健。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总台记者刘雨拍摄)

  02

  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西部地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具体到重庆,这里是制造业重镇,正致力于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5年前赴重庆考察时,总书记就要求,重庆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这次赴重庆考察,总书记参观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他说,重庆的制造业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有相应的优势,希望重庆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今年1月,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他强调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揭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从今年两会期间在江苏代表团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到这次重庆考察作出“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论断,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不断深化。

△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重庆如何巩固制造业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4月24日上午,总书记在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到加强重大科技攻关,总书记作出明确指导。

△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03

  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在广袤西部,有一个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这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据统计,这里的总面积、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到全国的1.9%、6.9%、6.3%。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唱好“双城记”。

△2024年3月15日,首列成渝主轴跨境公路班车从四川内江国际物流港发车。(图/视觉中国)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纲要指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今年这次重庆之行,总书记3次谈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

△2024年4月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场招聘会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748家企业提供上万岗位。(图/视觉中国)

  重庆考察期间,总书记专门听取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汇报。他说,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在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再次勉励重庆,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唱好“双城记”,未来可期。

△2024年3月1日,成渝中线高铁首孔箱梁架设完成。(图/视觉中国)

  04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在重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城市大脑”——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2020年3月,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曾赴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调研。他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

  更“聪明”的城市,是城市治理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在重庆的“城市大脑”,总书记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城市,因数字赋能而聪明,更因人而生动。去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总书记提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这次在重庆,总书记又叮嘱,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总台央视记者周倜拍摄)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如何走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中国这座最年轻的直辖市面临新的课题。

  4月24日上午,总书记在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针对城市治理作出指导: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治理还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总台央广记者刘会民拍摄)

  05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这次重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还走访了一个城市社区——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他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城市更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要决策部署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城市更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总书记这次调研的民主村社区,是一个老小区,2022年初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并纳入全国有关试点。总书记在这里“解剖麻雀”,察看小区改造等情况。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总台记者于滨拍摄)

  城市更新,生活向上。

  2022年8月,在辽宁沈阳的牡丹社区考察时,总书记曾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

  这次在重庆的民主村社区,总书记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要总结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好惠及广大社区居民。

△民主村社区改造前后。(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城市更新,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命题,也是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民主村社区,看到社区焕然一新、井然有序,总书记对在场的社区居民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更新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需要用“绣花功夫”,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民主村社区的成功实践,给中国的城市更新带来有益启示。总书记在民主村社区的宣示,是对城市更新要“更”到老百姓心坎上的有力指导。

△民主村社区食堂。(总台记者杨洋拍摄)

  06

  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出京考察,每次都严肃地谈到了一个重要问题——为基层减负。

  2月赴天津考察时,总书记说,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一个月前的湖南之行,总书记专门考察了农村基层减负情况。在湖南常德市港中坪村,村干部向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当地农村基层减负情况。总书记说,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民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这次在重庆民主村社区考察时,总书记又重点调研了城市社区减负情况。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减负效果。他说,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一天后,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重庆。(总台记者谢鹏拍摄)

  2016年在重庆考察时,总书记说,不能把理想信念只当口号喊,严格纪律规矩必须架起高压线,依法办事才能正确用权,求真务实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9年在重庆,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每次重庆之行,总书记都对党员干部提出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明确要求。正如总书记所说,“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俄方可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中方回应

向文胜说,“我觉得当老师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因为可以把你的一些想法和学生一起去实现,一个人的力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薄的,但是有学生一起就能够很好地完成。”

从乌鲁木齐到阿斯塔纳 中国姑娘2000公里的跨国骑行

近年来,周宁县紧抓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延伸布局契机,集全县之力建设不锈钢深加工产业“百亿园区”。周宁县委书记雷春雄称,将围绕“建设全国最大不锈钢钢管、针管生产基地”目标,深耕细作细分行业领域,走好“专精特新”新型工业化道路。

日本“和平之旅访华团”:为南京大屠杀真相奔走

面向2035年的电网规划,广州供电局计划用12年时间,推动电网供电能力提升至5000万千瓦、实现翻番,全市2035年布局变电站771座、2050年布局变电站907座,有力支撑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完)

主办方:梅西表演赛退款50%,交通食宿不退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执行董事长安德鲁·福瑞斯特:人工智能问题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除了互动属性外,文化在微博是经久不衰的话题。”陈丽娜介绍了今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掀起文化热潮以及近期李子柒回归创作引起轰动的例子。她说,《黑神话》和李子柒的案例表明,传统文化有大流量,社交媒体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全新方案。

相关资讯
【众行致远】习言道|习近平拉美之行,三个节点值得关注

不仅关注个案公益修复,更注重通过类案监督主动发现治理短板漏洞。一是从具体公益侵害和侵害危险整改,到系统问题整治。山西省晋城市检察院以整治矿用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安全隐患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行政机关对全市115座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检查,构建全流程管控、全方面检查、全覆盖监管工作机制,有效防范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隐患。贵州省检察机关督促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监督,推动汽修企业规范汽车报废程序,防止营运车辆“带病上路”。二是通过个案办理推动相关部门厘清职责,有效破解“九龙治水而水不治”难题。江西省崇义县检察院针对上堡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体职责交叉、保护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推动多部门厘清职责、协同治理,助力将“双遗产”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促进文化遗产整体和长效保护。三是以案件办理推动形成地方立法等长效机制,完善相关行业、领域、区域治理制度。江苏省镇江市检察院加强预付卡消费领域金融乱象整治,通过办案推动市政府办公室发文,由17家单位建立镇江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稳步推进建设市级预付卡监管平台。湖南省株洲市检察院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将公益诉讼纳入《渌水保护若干规定》《电力设施保护若干规定》《物业管理若干规定》《株洲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等地方立法。

热门资讯